交流
交流
周明伟:避免冷战2.0是中美双方不可回避的世纪难题
7月9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先后作主旨发言,观察者网也受邀参加此次论坛。
2020-7-13瑞士驻沪总领事在“最后的大屠杀幸存者-在瑞士”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
大屠杀后,这些幸存者们都在瑞士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展览给予了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为了纪念大屠杀遇难者,2018年1月,“最后的大屠杀幸存者-在瑞士”展览在联合国总部展出。教育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缅怀遇难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屠杀对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2019-12-13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顾问周明伟的致辞
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好纪念馆独特的作用,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对外关系中,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是我们建立这个咨询委员会的初衷,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2019-12-12犹太婚礼习俗
在犹太人的婚礼上,新人在一个由四根柱子撑起的用银丝或天鹅绒织成的华盖(chuppah)下举行仪式,这是在重现以前以色列的孩子们住帐篷的日子。华盖象征着新房,有人认为这意味着新人携手共建的家,它的摇晃易倒提醒新人要意识到自身的软弱,要珍视他们的婚姻,同甘共苦,百年好合。
2010-10-15逾越节
上帝得知后,命令摩西率领以色列人举族离开埃及,返回到“应许之地”迦南定居生活。为了防止错杀以色列人,上帝命令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事先在自家的门楣和门框上涂抹上羊血,上帝间有羊血的人家就“逾越”过去。果然,上帝在尼散月(公历4月前后)14日晓击杀埃及境内头生人畜时,以色列人全都安然无恙。
2010-10-14犹太新年
标志着犹太历新年的开始,源于《圣经·利未记》第23章第23-25节:“一个伴随着朔法尔(公山羊角号)巨大声响的神圣的活动”。犹太新年的主要习俗包括在漫长的犹太教会堂活动中吹响朔法尔,突出节日主题,同时在家里享用美食,宣布新年的开始。
2010-10-14礼仪用品的保存与处置
犹太礼仪用品会经常使用,因此磨损比较严重。写在羊皮纸上的经书经常会模糊不清,甚至烂成碎片:经文护符匣的皮子会弯曲裂口;塔利特边被磨损撕掉,书籍,特别是会堂用的书籍,经常散页。任何带有上帝名字的礼仪用品都需放到一个特制的储藏室(geniza)里。当储藏室装满了礼仪用品,就要对这些礼仪用品举行一个仪式予以埋葬。
2010-10-142008年6月6日美国参议院关于表彰何凤山博士的议案
2000年,以色列国授予已去世的何博士以色列最高荣誉之一:国际义人奖,后来又授予他以色列荣誉公民称号,以表彰他抗命向维也纳犹太人签发签证的人道主义勇气。
2010-10-14光明节
这个节日核心特征是每天晚上点亮蜡烛——第一天晚上点上一支,第二天晚上点上两支,依次类推,纪念在耶路撒冷圣殿殿堂里发生的奇迹。陀螺游戏的各边由希伯来大写字母标注,代表“这里曾产生过奇迹”的意思,在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中,这些大写字母代表“那里曾产生过奇迹”的意思。
20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