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2021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12/13 10:07:04  

  2020年12月,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纪念馆完成扩建正式开馆,建筑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展览面积扩大了超过10倍,展出了自建馆以来征集的近千件文物史料,通过高科技展示技术和精美的复原场景打造的沉浸式展览氛围,讲述了二战时期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和中国人民相互交往、患难相助、共克时艰的温馨故事。

  开馆以来,纪念馆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接待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史料征集、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在立足场馆发挥好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积极发挥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外宣工作阵地的重要作用,厚植城市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诠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2021年,纪念馆基本陈列入选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和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先后荣获2020虹口品牌50强、最具媒体影响力品牌Top10、上海最具影响力博物馆Top10等奖项,获颁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上海市组织生活基地、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等奖牌。

  一、夯实基础,服务能级不断提升

  (一)参观接待情况

  2021年全年,纪念馆共计接待观众70935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1222人次、境外观众2619人次。全国政协、外交部、中宣部、住建部、最高法院等单位,以及新加坡、以色列驻华大使,德国、美国、奥地利、波兰、以色列等国驻沪总领事等外宾先后到访。

  (二)志愿者管理

  截至2021年底,纪念馆共有在册志愿者80名,志愿者深度参与纪念馆游客引导、参观讲解、活动执行以及史料研究整理等工作,服务时长3432小时。纪念馆通过上海志愿者网、电台宣讲和社会招募等形式招募志愿者,作为企业和高校的志愿服务基地,厦门国际银行、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定期定向为纪念馆输送外语类志愿者,确保了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稳定和服务质量。纪念馆全年举办专题培训会1次,为新入职志愿者提供场馆介绍、服务规范、犹太文化和外事接待等方面的培训。

  (三)文创开发和商店管理

  文创开发和纪念品商店的良好运营对于纪念馆树立品牌形象、宣传核心理念、提升传播印象力和缓解运营经费压力等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2021年,纪念馆与东方网合作开发了7大类27种文创产品并于6月起进入纪念品商店销售。同时,纪念品商店在售卖书籍等自有商品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音乐谷、邮政集团、以色列计划、LiliTime、穆驰实业以及以色列化妆品品牌Ahava的特色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商店的货品种类;纪念馆还把文创产品“送出去”,在锦江国旅的门店进行展示和销售。纪念品商店全年销售总额14万余元。

  二、点滴积累,藏品史料再获丰收

  (一)史料征集,众人拾柴

  2021年,在中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纪念馆共计征集到史料1500余件。主要有犹太摄影师沈石蒂的后人通过以色列驻沪总领馆向我馆捐赠了沈石蒂摄影作品和史料(包括照片、底片、文件和报刊)。加拿大犹太社区主席StevenFinkleman捐赠的前上海犹太难民AlfredSinger的相关证件资料和照片。纪念馆还积极采访了犹太裔国际友人叶华之子萧和平和沈石蒂摄影作品中的主人公等,获得了珍贵的口述史料。

  纪念馆还在今年9月邀请以色列、波兰、奥地利和美国驻沪领馆官员共同参加“命运与共珍爱和平——中外人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活动,动员更多国际友人一同参与纪念馆的全球史料征集工作。

  (二)藏品管理,安全高效

  扩建之后,面对珍贵实物藏品的编目、复制、保存和展出等史料保管工作,纪念馆也动足脑筋。一是加快制作复制品,今年共计制作史料复制品156件,并部分替换展柜内现有展出的原件。二是继续推进图书编目,原难民科特·威克向纪念馆捐赠的8000余本图书已完成杀虫消毒、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大部分图书已上架。三是启动藏品编目系统开发,通过藏品征集、登记、入库、出库、归库、账册、保护、盘点、注销等功能模块,更安全高效地管理馆藏史料,实现藏品生命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四是积极申报“世界记忆中国国家名录”,在市档案局的牵头指导下,充分梳理现有馆藏史料并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100件史料参与初步评选。

  三、深耕历史,研究转化形式丰富

  (一)百年华诞,推出特展

  为庆祝建党百年,历经近半年的策划和制作,“中共百年党史中的著名犹太裔国际友人”特展于6月24日开幕。波兰、以色列驻沪总领馆副总领事和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的驻沪领馆官员参加开幕式。展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维经斯基、马林、尼克尔斯基等15位来自波兰、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美国、保加利亚和捷克等国家的犹太裔国际友人,参与建党伟业、投身抗日斗争、助力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在深切怀念这些犹太裔国际友人的同时,这个展览所讲述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进步事业追求的过程中凝结友好情谊的故事,也有助于国内外观众更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术研讨,国际交流

  对美交流活动是纪念馆作为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平台的一项重要工作,5月1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市对外友协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出席纪念馆举办的“当前中美关系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对美交流”座谈会,对当前中美关系形势进行讨论,并对纪念馆今后对美交流工作予以指导。

  为扩大国际交往、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凝聚各方资源,11月30日,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与上海大学合办“太平洋战争爆发与上海犹太难民”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的近20位专家和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太平洋战争对上海犹太人的影响”和“上海犹太难民史”进行交流发言和讨论。

  (三)图书出版,成果展示

  为巩固纪念馆新馆扩建后的展览成果,满足纪念馆对内对外的交流需求,纪念馆已于2021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家的记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图文集》(暂定名)的出版项目。

  四、打造品牌,爱教宣传活动不断

  (一)依托“海上方舟”,打造文化品牌

  纪念馆所在的北外滩提篮桥片区,摩西会堂旧址、提篮桥监狱、下海庙以及二战时期避难中国的犹太人生活过的住宅、店铺、学校等历史建筑群落,形成了“海上方舟”独特的历史风貌。为了进一步扩大纪念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来到纪念馆参观,纪念馆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依托虹口区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区位优势,打造以深度挖掘城市建筑历史故事为主题的城市游品牌——“海上方舟·犹太遗迹深度游”;依托场馆展陈内容及其丰富内涵,打造集观影会、读书会、文化沙龙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品牌——“方舟雅集”。

  “海上方舟·犹太遗迹深度游”通过带领观众深度观展并实地探访虹口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犹太遗迹(提篮桥监狱、“小维也纳”舟山路、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大楼旧址、霍山公园、百老汇大戏院旧址、远东反战大会旧址等),深挖“海上方舟”的背后故事,全年共计举办28场活动,参与人数490人。

  4月9日晚,“方舟雅集”活动第一期活动在纪念馆正式拉开帷幕,浪漫主义作家贝拉带来以犹太青年避难上海为主题的小说《幸存者之歌》,通过精选片段诵读和音乐赏析的形式,全方位对小说进行了解读,获热烈反响。5月23日,纪念馆举办《谁是大卫·布鲁赫》纪录片观影会。

  (二)强化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以来,纪念馆针对党员干部,以打造新时期党建服务站示范点为契机,采用参观讲解、直播党课和党课点播等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建引领。上半年,策划并录制“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故事”直播党课,积极配合虹口区大思政课打造“海上方舟——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验线路,为参观团队和各级党组织打造现场教学党课,结合重要建党百年重要节点,发挥爱教基地的宣传教育职能,共计接待党组织专题学习教育团队70批次1839人次。

  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五四青年节和建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纪念馆先后协办上海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诞生地”上海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接力活动和虹口区律师行业“忆党史,铭党恩”庆祝建党100周年城市定向赛,300余人参与活动。

  (三)丰富教育活动,探索馆校合作

  自开馆以来,纪念馆深挖场馆资源,策划并推出“乐游SHJRM”青少年校外研学品牌,强调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吸引青少年主动走进纪念馆了解这段历史。针对亲子家庭推出专题导览活动“探索犹太人的上海之旅”,举办“探秘狂欢普珥节”、“探秘幻彩马赛克”,暑期活动“打败吃时间的怪兽”和“木刻版画艺术小课堂”等主题活动,将青少年导览参观和亲子手工活动有机结合,深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6月,纪念馆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馆校合作共促成长”2021年博物馆教育教师工作坊,推出了以“历史”“语文”和“音乐”为主题的纪念馆青少年研学单,为学校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提供更丰富的思路和更有力的保障。作为馆校合作的良好尝试,6月27日,霍山路小学在纪念馆内举行了“童言童画心向党携手方舟庆华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暨“童绘党恩”微画展开幕式,家长和师生代表50余人参加了活动并参观了展览。6月29日,纪念馆讲解员将“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的故事送入霍山路小学校园,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品格,激励他们成为有本领、有担当、有梦想的新时代好少年。此外,纪念馆还与上海中学国际部、长青学校和上海德国学校等中外学校合作开展了多场主题活动。

  五、提升影响,积极发挥传播影响

  (一)搭建平台,助力外交

  作为上海重要的对外交流和外宣工作平台,纪念馆全年举办了各类主题活动。2月19日,举办《犹太文明与上海》公益讲座,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导杨梦讲述中犹两大民族交往历史以及犹太思想文化和科技创新之路。2月26日,为进一步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元宵节当天纪念馆举办“方舟载友谊,奏曲颂希望”2021年元宵招待会,众多中外友好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活动,纪念馆虚拟展厅成功上线芝加哥友城委网站,多位犹太难民后裔线上分享了经历和对上海的感激之情,以犹太难民避难上海为主题的音乐剧《上海奏鸣曲》也和与会嘉宾见面。5月29日,纪念馆举办中外青少年“共绘百年上海,共祝世界和平”画展开幕式,中外少年儿童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将心中的申城之美绘在了十米长卷上,共同表达对“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的感情和对世界和平的祝愿。6月14日,“骑行上海,阅读建筑”在沪外国友人端午节体验活动在上海鸣枪启动,上海海港足球队主教练莱科、上海申花足球队队长莫雷诺等17位在沪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参与了活动。11月,纪念馆申报的“音乐剧《上海奏鸣曲》国际推广”入选2021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资金扶持项目。

  (二)宣传报道,亮点频出

  纪念馆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国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2021年纪念馆“中外友好人士参加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元宵招待会”“中外青少年共绘百年上海同祝世界和平画展”“在沪外国友人体验上海端午民俗活动”“北外滩旧改居民捐赠史料”“庆祝建党百年特展开幕”“犹太摄影师沈石蒂作品与史料捐赠”“国际咨询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等重要活动和会议,获新华社、人民网、ChinaDaily、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广播电视台、ShanghaiDaily、东方网等全国、上海媒体报道34次。纪念馆还在2021年全年的《小说月刊》上刊登了宣传图文。

  纪念馆积极配合新华社与原上海犹太难民Horst密切联系,协助其制作《国家相册》记录短片。联系推荐原上海犹太难民Sonja作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外籍友好人士代表,参评环球人物杂志社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中宣部备案的国家传播项目“丝路友好使者”并获奖。配合人民网、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纪实频道等拍摄了宣传视频。

  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全年刊发文章120篇,阅读量逾10万次,新增粉丝5566人次,现有粉丝1.8万余人。

  未来,纪念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提升虹口软实力和提篮桥区域改造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教工作的同时,以打造国家级外宣和公共平台为目标,讲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故事,塑造开放自信,谦逊谦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继续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理解与友谊作出贡献。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