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跨文化视角下关于文化遗产、文化记忆和文化教育的中德对比国际会议在汉诺威举行

发布时间:2019/11/20 15:50:05  

  

 

  11月18日至19日,由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跨文化视角下关于文化遗产、文化记忆和文化教育的中德对比国际会议在汉诺威举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保护城市记忆维护世界和平》的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与听众就二战时期犹太人避难上海这一历史事件的国际合作研究、传播和教育项目实施进行了热烈交流。

 

附:《保护城市记忆维护世界和平》

  

 

  保护城市记忆维护人类和平

  一、发现记忆

  上海“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是现今较为完好地保存犹太人居住区的区域,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

  199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和虹口区政府组织了原犹太难民重聚上海的活动,这是改革开放后犹太难民首次有规模地重回上海。来自全世界60多位犹太难民、犹太社团领袖、专家学者在原难民们生活过的地方寻找50年前的记忆,然后聚集在霍山公园,举办了“犹太难民纪念碑揭幕仪式”。那天大雨滂沱,雨水和泪水同时流淌在犹太人的脸上。

  由于多种原因,尽管这段历史并非太远,但除了这个地区的居民外,在上海,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并不多。这个活动让我们发现了一段重要的记忆。

  2008年犹太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沪避难时集中生活的这片2.94平方千米区域被政府划定为保护区。2007年10月,修缮一新的原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摩西会堂旧址向公众开放,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正式成立。

  二、找回记忆

  史料是帮助我们记忆的最好媒介。但2007年建馆时,纪念馆没有一件实物史料,纪念馆经过上海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潘光教授的授权,参考他的著作《犹太人在上海》这一画册里的图片进行布展。为了客观了解这段历史,正确研究和传播这段记忆,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征集史料。

  2007年建馆之初,前来参观访问的多是世界各地的宾客,他们中有的就是当时的犹太难民或是后裔;也有他们的亲戚、朋友,以及国际上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这就为我们征集史料创造了一定条件,因为他们或是这段历史事件的经历者,或是和他们接近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对讲解员进行培训,让她们能在来访者中发现和识别我们征集史料的对象,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征集到史料。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向周边居民征集。当时犹太难民在这一带居住,后来他们离开时,把家具等一些物品都留给了那里的居民,所以也征集到了一些。

  还有一个途径是从2011年开始,每年我们会选择一到两个国家去办巡展。我们已先后在德国、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展览。这些国家都和这段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在这些国家能找到相关当事人,这就使我们在讲述这段故事的同时对我们征集史料带来帮助。有时我们直接走进犹太社区,走到前犹太难民家里,并征集到很多珍贵史料。

  征集史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当然也充满了令我感动的瞬间。2008年有一位名叫Ruth的前犹太难民,带着一本她在上海避难时用的护照和一把檀香扇来参观。她说这把檀香扇当年在上海夏天用起来,又轻巧又有香味。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当年犹太难民的物品,非常惊喜。我和老人商量,希望她把它们捐给我们。老人说,这些东西跟了她几十年了,有很多国家的犹太博物馆都曾向她征集过物品,能捐的她早就捐掉了,留在身边的都被视作她生命的一部分,活着是不会捐的。我很理解她,并请求她在愿意的时候捐给我们。

  2013年的一天,突然有位美国老人专程来上海找我。她告诉我Ruth女士已经去世。Ruth临终前委托她把自己一生使用过的5本护照全部捐给我们纪念馆,那位老人还对我说,Ruth向我表示歉意,因为那把檀香扇已经坏了,不能再捐给我们了。拿着5本护照,我唏嘘不已。一个五年前的约定,露丝一直放在心里。她的践诺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我要特别感谢的是德国汉堡的约瑟夫,他捐赠的玩具车是我们纪念馆收到的第一件非纸质史料。

  2014年,我们纪念馆树起了这记录原难民名单的名单墙,上面记载了13721位原上海难民的名字。来这个名单墙前找名字的人通常也是我们要找的人,因为他们就是原难民或是相关的人士。目前,我们纪念馆已征集到800多件实物史料,这些史料能完整证明犹太人避难上海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

  三、分享记忆

  当我们每发现一件重要史料,特别是了解了史料背后的感人故事,我们通常会通过媒体与公众分享。当一个个故事不断传递到公众那儿后,我们纪念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建馆以来,我们的访问量已增加了10倍。

  为了我们征集到的史料有一个更好的家,为了给观众有一个更舒适专业的参观环境,在上海市政府和纪念所在地虹口区政府的努力下,一个达4000平米的新馆正在建设,明年8月底将向公众开放。这比目前的馆舍大4倍。

  2011年开始,从德国汉堡、柏林和汉诺威开始,纪念馆踏上了目前国际巡展的旅程。目前已访问了8个国家的15个城市。我们还把这些巡展送到了中国北京的一些著名高校,让中外学生和老师在校园内参观。

  四、不忘历史

  讲好这段历史故事对犹太难民当事人,对犹太民族,对世界和平都是重要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在纽约办展期间,一位撰稿人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展览和犹太难民避难上海历史的文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二战时期的这段特殊历史,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而这位撰稿人正是1947年在上海出生的犹太“上海宝贝”。72年过去了,作者用笔表达了对上海的情愫。当时在上海出生的宝贝和他们的后裔还有千千万万。用历史故事唤起他们心底对上海的这份感情,对保存中犹两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中国和上海处于日本人的侵略之下,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但当一个遭受法西斯屠杀的民族需要得到帮助时,上海人民还是伸出援手,给予了尽可能的帮助。

  当前,世界上依然有很多矛盾,当我们都能以友善、包容的姿态去面对时,我们或许更容易对话和解决矛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共同建设人类和平美好的家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