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线上展览|犹太难民奥托的皮箱

发布时间:2021/3/24 16:40:42  

  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由陈旧的行李箱组成的皮箱墙,其中一只有些特别,它的箱面有着一个缩写——O·J·P。

图像

  这只皮箱的主人叫Otto Julius Pinkus,德籍犹太人。他逃亡上海的经历十分曲折,先是从德国逃到加拿大,结果被拒绝,又逃到英国,再次被拒绝,听说上海可以接受犹太难民,便想方设法弄到一张船票,孤身一人来到上海。

  Otto的经历正是千千万万逃离纳粹魔掌的中欧犹太人的缩影。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德国加速排犹,除了少量有先见之明的犹太人,大多数犹太人并不愿意离开他们认为是祖国的土地。直到1938年11月“水晶之夜”的发生,彻底粉碎了中欧犹太人的最后一丝幻想。然而,此时本对移民敞开大门的西方国家却纷纷严格限制犹太移民入境,早在1938年7月的法国埃维昂会议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表示愿意接受犹太难民。幸好,上海因为其特殊的政治形势呈现“大门洞开”的状态。尽管对遥远的东方十分陌生,会面临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等情况,但是急于逃生的犹太人没有更多的选择。事实上,从意大利的港口来上海的船票已是一票难求,犹太人不得不买旅行社的高价票,才能离开。

图像

  1938年11月9日到10日,一夜之间德国全境发生多起针对犹太会堂、商店等的打砸事件,图为德国南部城市黑兴根犹太会堂在“水晶之夜”内部被毁图片。

  (图源:The U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这个简朴的皮箱中也许就装着Otto的所有家当。因为纳粹当局规定离开德国时每个犹太家庭所携带的物品需要申报,只能随身携带10马克现金和个人衣物等必须的日常生活用品,这项规定导致很多逃难的犹太人经过漫长的旅途,到达上海时身无分文。好在上海的救济组织、犹太社团积极伸出援手,犹太难民们发挥生存的智慧,因地制宜地设计新的生活。

  也许是大难不死的后福,Otto在上海邂逅了属于自己的爱情。Susanne Hesky随家人从维也纳逃到上海。9口人的生活捉襟见肘,16岁的Susanne脚长得很快,却买不起新鞋子,她母亲只能把鞋口剪开,让她继续对付着穿。1941年一个冬天的早晨,她穿着脚趾头露在外面的鞋子去送面包,不小心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倒了,正好摔倒在Otto住的房子外。Otto从窗口看到了这一切,跑下楼去扶她起来。从那天起,Otto就每天等着她来送面包。他们开始约会,坠入爱河。1944年8月,Otto与Susanne在上海犹太青年会学校的礼堂举行了婚礼。因为犹太会堂的稀缺,不少在沪犹太难民都曾在该学校举办婚礼。两人育有三个女儿,其中Helen和Ivy出生在上海,当时还聘了一位上海保姆。Ivy曾听母亲说起战争结束前,虹口遭遇轰炸,是保姆抱着年幼的姐妹俩躲了起来,因此逃过一劫。

图像

  Otto与Susanne的结婚照

  离开中国后,Otto和Susanne感念在沪时身边的中国百姓对自己的接纳和帮助,一直和当年保姆的家人保持着书信来往,还几次回来上海虹口寻找当年生活的遗迹。在澳大利亚出生的三女儿Monica也多次来纪念馆参观。当Ivy于2019年来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时,通过数据库找到父母和亲戚的居住地址,并进行实地走访,十分激动。回到家后,她和妹妹Monica一起找出父母留下的照片、文件和当年使用的婴儿篮子、婴儿床、婴儿车、以及父亲从欧洲来上海避难时用的皮箱,并把它们都捐赠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如今,Otto的皮箱静静地陈列在代表众多逃难而来的犹太人背后故事的皮箱墙中,讲述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