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标题
日期
作者
1
等待主人的手袋
2020-10-16
2
犹太音乐家兄弟:让中国歌曲走向世界
2020-10-16
吴琼
3
犹太难民中的著名画家白绿黑
2020-10-16
郑倩
2020-10-16
等待主人的手袋
2015年5月29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居民金文珍女士记得,当年祖父金老先生在东长治路500多号的地方开了家米店,住在周边的不少犹太人生活很困难,常常会到店里来借点米、面。祖父和犹太人相处很友好,“感觉他们比我们中国人过得还要苦,祖父很同情他们,他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有时借了钱没打收条,有时对方还不出,他从不计较,碰到特别困难的还会主动赠送。”
1940年的一个傍晚,阴沉的天空下着雨,金老先生的米店突然来了一对神情焦急的犹太人夫妇,抱着一个发着高烧的孩子。孩子得了重病,得去医院看病,急需一笔钱,但家里一时拿不出,夫妇希望金老先生能帮帮忙,边说边拿出一只漂亮的手袋交到金老先生手里。“他们告诉祖父这是家里祖传的,很珍贵,先放在我祖父那里,一旦有了钱就来赎回去。”金文珍的祖父借给那对夫妇一笔金额不小的现金,相当于当时米店一个月的营收,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们。“祖父还一直很惦记那个孩子的安危,希望这个包包换的钱能救回孩子的命。”
10多年过去了,老先生把包包交到孙女金文珍手里,叮嘱她这是犹太夫妇家里的传家宝,一定要保存好。随着年岁渐高,金文珍找到手袋主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她打算通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存手袋并设法找到那对犹太夫妇的后人。
“因为年代久了,从箱子里拿出用布包着的手袋时,外面用丝线串起的珠子都掉了下来。”金文珍还意外地在手袋里发现一条银手链。她带着“散了架”的手袋和手链来到纪念馆,纪念馆辗转联系到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告诉他们手袋背后的故事后,丝绸博物馆表示愿免费修复。
如今,珍贵的手袋历经75年重又焕发光彩。在纪念馆等着回到主人手里,完成金老先生家祖孙三代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