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3/7/12 15:51:09  

  2013年7月7日,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了《德国纳粹死亡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展览开幕式,该展览由抗战馆与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举办,其中部分展品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提供。以下摘录北京两家媒体报道。

  奥斯维辛集中营罪证展出

  在这里,出去“唯一的通道就是焚尸炉的烟囱”;在这里,就连毒气室里死难者的头发都被剪下来当做了纺织原料;在这里,毒气室一年使用毒气2万公斤……今天又逢“七七”,位于76年前卢沟桥事变爆发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揭幕了《德国纳粹死亡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展览,用远道而来的展品和图文资料,揭露着

  罪行,警示着未来。

  此次展览由抗战馆与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举办,波兰、以色列、德国等国驻华大使馆外宾成为展览的首批观众。

  展览分为两部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和“犹太难民与上海”。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提供了集中营铁丝网上的警示牌、囚服与标识、囚犯们穿的木屐、写有犹太人名字的箱子、制造毒气的齐克隆B的罐子商标……虽然都是复制品,但集中营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此外,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还提供了犹太难民的结婚证、驾驶证、居住证、难民证,难民来上海的船票、写给家人的信件,他们在上海创办的报刊等展品。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7日,市民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抗战馆免费参观。

  --《北京晚报》,2013年7月07日

  抗战馆举办奥斯维辛集中营展览

  昨天是卢沟桥事变爆发76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举办了《德国纳粹死亡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展览,揭露纳粹德国在集中营犯下的罪行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历史细节。

  该展览将持续到9月7日,市民可以免费参观。其中,一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珍贵原始资料入藏抗战馆。

  展览播放集中营资料片

  展览中,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展品均由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提供。其中包括集中营铁丝网上的警示牌、囚服与标识、囚犯们穿的木屐、写有犹太人名字的箱子和制造毒气的齐克隆B的罐子商标等。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播放了一段资料片。一位讲解员介绍,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苏联摄影师拍摄了集中营解放时的情景,记录了1945年1月27日至2月28日集中营的情况,是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珍贵原始资料。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将这部宝贵的影像片赠送给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又将之赠送给抗战馆,在展览中播放。

  “中国的辛德勒”亮相

  该展览还有一些展品是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提供的,包括犹太难民的结婚证、驾驶证、居住证和难民证等。展览专门开辟了“犹太难民与上海”的展区。据讲解员介绍,二战期间,许多有正义感的人民和国家向犹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的上海向危难中的犹太人敞开怀抱。

  在一块展板的中心位置,是一张“免冠照”。上面是一位东方面孔的中年男士,身着西装打着领带。他叫何凤山,1938年至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他在任职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种族灭绝政策,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并在耶路撒冷纪念碑上为其刻下“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他发出的签证,被称为“生命签证”。

  史料记载,1933年到1941年期间,至少有1.8万犹太人来到上海。

  丢失了60多年的护照

  “在艰苦的岁月里,上海当地的中国居民和犹太难民友好相处、患难与共,也互相影响,结下了深厚情缘。”一位讲解员指着几幅展示照片,讲述了一个关于护照的故事。

  本世纪初,一位上海市民在豫园附近淘旧货时,买到两本印有外文和照片的小本。为弄清它们的来历,他请德国友人帮忙翻译成英文和中文。原来,这是当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的护照。护照是两名孩子的,分别出生在德国和奥地利。其中男孩生于1923年8月,女孩生于1934年12月,护照上还有“本签证仅限于日内瓦乘坐意大利邮轮去上海”等文字。

  后来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护照的主人,她叫沃兹沃泽。她带着家人重返上海,追忆与中国邻居过春节时的温馨场景。根据她的回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还专门邀请画家创作了《除夕夜》。

  抗战馆负责人介绍,展览旨在揭露罪行、哀悼逝者,彰显正义、警示未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不要让大屠杀的悲剧继续上演”。

  --《北京日报》,2013年7月08日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