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纪念馆的一位特殊游客

发布时间:2012/7/24 14:47:02  

  7月23日纪念馆刚开门,就迎来了一位耄耋老人,他精神矍铄,温文儒雅。跨进展厅就显得特别的兴奋,对纪念馆的每块展板都仔细阅读,不放过每张图片介绍。在与讲解员的沟通对话中,不时流露出对上海音乐史的熟悉和对犹太音乐家的深厚情怀。原来,他就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谭冰若。

  谭冰若,1924年生于广州,30年代来上海,起初在南京演出,1947年正式定居于上海,1951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教书,开始教声乐,后因为年龄关系,改教音乐历史。谭教授工作期间负责演出事务,很多中外演出都是由他亲自策划的。

  眼前,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时沟起谭教授在二战时期与避难上海的犹太音乐家们共同工作的点点往事。

  他特别提到的就是韦藤贝格(Alfred Wittenberg),犹太人,德国音乐教授,是研究巴赫音乐的权威,至今在国外的音乐词典上还能查到他的名字。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了逃避德国对于犹太人的迫害,逃往上海,成为上海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解放后,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谭抒真邀请他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一职,当时他已经80高龄。那个时候的音乐学院还在江湾五角场一带,因为资金拮据,谭教授只能派人用黄鱼车送韦藤贝格来学院。谭冰若教授多次邀请韦藤贝格担任演出嘉宾,当时韦藤贝格的主要演出场地都在兰心大剧院。而演出的主要发起人都是梅柏奇。当时的上海交响乐团堪称远东第一大乐团。韦藤贝格留在上海后,一直为培养中国学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直到1953年在上海去世。

  Fritz Philippsborn,捷克籍犹太人,男中音歌唱家,资助中国的年轻音乐家和学生从事音乐工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防止集会,不允许中国人举办音乐活动,就在这困难的时候,是Philippsborn等一些外国友人伸出了援手。当时有很多教授因为害怕被当局责难,所以都拒绝参加。但Philippsborn却挺身而出,组织当时在上海的外国音乐教授举办义演,包括罗比切克(Lisa Robitscek),她是捷克籍女音乐家,并将所有的演出收入都捐献给中国的音乐事业。整个义演活动的组织者正是谭冰若教授。

  Philippsborn和著名音乐大师楼乾贵是同班同学,Philippsborn在解放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捷克。而另一位马哥林斯基(Henri Margolinski)教授,也是当时义演的音乐主任,正由于他的极力推动,才使得演出顺利进行。每次演出,马哥林斯基(都会到场来观看,第一轮3场的演出结束后,他还问学生钱够吗,如果不够的话,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演出。其实当时在中国的犹太音乐家条件并不好,可是他们还是义无返顾的伸出了援手来帮助中国的学生。

  参观在的回忆和讲述中结束了,但谭教授仍显得意犹未尽。他深情地说:当时上海能接纳那么多犹太难民实属不易,而这些避难上海的犹太人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美丽的元素。

                                                         2012年7月23日

  文: 韩易、贲渊(本馆志愿者)、黄啸冬(本馆志愿者)

   

  谭冰若正在参观展览

   

  著名犹太小提琴家韦藤贝格(图片摘自《犹太人在上海》)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