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线上展览|以笔为戈的抗战历史记录者
发布时间:2021/4/28 16:20:14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横行霸道,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一首从欧洲传来的民间歌曲被重新填词,在广大市民和国民革命军中传唱,原本欢快的儿歌演变成斗志昂扬的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在行军的队伍中,有一张外国人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1897年出生于原奥匈帝国(现波兰)克拉科夫,大学期间受革命思潮影响参加工人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入德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记者。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希伯很早就表现出关注和同情。1925年他第一次来到上海,同年在北伐军政治部编译处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愤然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返回欧洲。然而,革命暂时受挫并没有使他放弃支援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他坚信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
青年时期的汉斯·希伯
1932年,希伯第二次来到上海,他和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等人成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共同探讨中国革命形势。全面抗战爆发后,希伯感到自己必须加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战,他以笔为剑,痛斥日军的侵略罪行,向全世界呼吁援华抗日。1938年,希伯在王炳南的安排下辗转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毛主席听说来了个大胡子记者,便与他就抗日问题和国际形势彻夜长谈。希伯还深入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进行采访,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粟裕等人都是他笔下的常客。
为了向国际社会报道八路军在山东敌后抗战的真实情况,1941年,希伯来到山东莒南县,在欢迎会上他激动地说:“这次到山东来,是我生平最好的一次旅行。我深切感受到,谁要想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国,真正了解中国人民是怎样英勇地同敌人艰苦搏斗,就必须亲身到中国的敌后来。”根据地的生活非常艰苦,希伯的发言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
1939年,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左一)在皖南新四军军部采访陈毅(左二)、粟裕(右二)。
1941年11月,沂蒙山区下起了小雪,八路军与敌人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9日晚上,希伯所在的连队在大青山被敌人包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不得不进行突围战,希伯被安排在第一分队先走,但他断然拒绝,坚持与敌人战斗到底。在两个分队都突出重围后希伯才和第三分队一起突围,此时,成百上千的敌军蜂拥而上,突围口被封锁了,战士们和日军进行最后的战斗,一个又一个战士倒了下去,翻译员和警卫员也倒下去了,希伯带着对敌人的满腔怒火,捡起身边的枪,拼尽全力与敌人战斗,身负重伤依然咬紧牙关,最后壮烈牺牲。他为中国革命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44岁。
为了纪念汉斯·希伯,山东军民将他的遗体埋葬在其牺牲的战场上。山东省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伫立着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上面镌刻着罗荣桓纪念汉斯·希伯的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巍巍大青山,铮铮铁骨汉,这位一手执笔,一手拿枪的外国人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中国革命的雄心壮志,用滚烫的鲜血书写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辉煌篇章。
华东烈士陵园里的汉斯·希伯烈士塑像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同志说:“他是一个著名记者,却以一个战士的身份在战场上牺牲了;他是一个欧洲人,却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血。为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而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的外国友人很多,但是,穿上八路军的军装,拿起枪来同法西斯战斗而死的欧洲人,他是第一个。”